端午节的由来
2015-06-18
wellssr1
119
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。两千多年来,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、防疫祛病、避瘟驱毒、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。
端午节又名端阳节、重午节,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、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。两千多年来,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。史料记载,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,楚国大夫、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,悲愤交加,心如刀割,毅然写下绝笔作《怀沙》,抱石投入汨罗江,以身殉国。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,沿水招魂,并将粽子投入江中,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。这一习俗绵延至今,已有两千多年。
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:吃粽子在门上插艾,赛龙舟,佩戴香囊和五彩绳。端午节吃粽子,在魏晋时代已经就开始盛行了。
赛龙舟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不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相救,追到洞庭湖的时候不见踪迹,所以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来纪念屈原。
佩香囊带五彩绳。端午节人们佩戴香囊和五彩绳,传说有避邪驱温之意,实际是用来点缀装饰的。
苏州天剑电子有限公司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!!!